前臂部的按摩手法

  1)揉肘伏案,用對側手的魚際按揉肘外側12分鐘,逐步加重力量。對肘部有較好的疏筋活血作用。


  2)推揉肘外側伏案,用對側手併攏的四指推揉肘外側,自上而下,從輕到重,進行12分鐘。對改善前臂伸肌群的血液迴圈和恢復其彈性均有較好作用。


  3)彈撥前臂伸肌群腱膜伏案或將肘屈至135度左右貼於胸部,用對側拇指或中指做與前臂伸肌群腱膜垂直方向的較有力的彈撥,以能耐受為度。有解除粘連、活血化瘀的作用,是治療網球肘的必要手法。根據痛點一般要彈撥到肱骨外上髁處的肌膜附著點。


  4)魚際按揉伏案,如開始時的姿勢做魚際按揉1分鐘。


  5)拿捏前臂肌肉用對側手從上到下拿捏前臂肌肉12分鐘。對前臂疏經活血,解除疲勞有較好作用,有利於治療肘痛證。


手部的按摩手法

  1)揉腕將腕放於案桌上,用對側手掌根或小魚際按揉腕部12分鐘。一是對腕部有活血化瘀作用,二是對腕部各小骨有整複作用。


  2)捏腕用對側手拇、食指捏住腕部的背側和掌面,以拇指揉腕背12分鐘。作用同前,只是壓力稍集中於腕背中部。


  3)撚指用對側手的拇指和食指中節撚揉各指,從根部到尖端,各撚3遍。如有屈指肌腱腱鞘炎或手指挫傷等可延長撚揉的時間。對手指疾患有較好的防治作用。


  4)頂十指兩手掌心相對,各指分別相頂,反復10次。使屈指肌腱受到牽拉。


  5)拔伸各指用對側手抓住或用食中指夾住各指進行拔伸,反復3遍,使手指各關節得到放鬆,痙攣的組織得到緩解。


  6)抖腕用對側手抓住中指,上、下抖動腕部1分鐘,使腕部得到被動運動,有利於腕部的放鬆和整複。


  7)拿捏手腕用對側手從指端到腕部依次大把拿捏,反復3遍。使手和腕部的軟組織受到擠壓,有活血化瘀作用。


  8)滾手球無論鐵球、石球還是核桃,在手中玩滾,對手部各關節、各肌肉,甚至對大腦都是很好的鍛煉,是一項很好的健手、健腦運動。


胸部按摩的手法

  1)直推前胸用一手掌或兩手重疊,從天突穴直向下推摩到肚臍,手法逐漸加重,反復進行12分鐘。有寬胸順氣、解鬱作用。


  2)橫摩上胸用一手掌在上胸部反復擦摩,從胸骨柄水準到乳頭水準以上為止。3)按 摩胸大肌坐位左腿搭在右大腿上,左前臂自然放于左大腿,使胸大肌放鬆。用右手從上到下拿捏或推揉左胸大肌外側12分鐘。再用右手第一掌骨橈側或併攏的四 指從內到外揉按左胸大肌1分鐘。對側手法類似。可改善胸大肌的血循環,增加其彈性,對改善胸壁情況有利。


  4)按揉胸骨旁用四指指端推揉胸骨旁,重點按揉和按壓胸骨旁25肋間處。手法從輕漸重,進行12分鐘。該手法對解除胸骨痛和防治心肺疾患、調整人體正常功能都有好處。


  5)按摩肋間肌一手抬高放於腦後,用對側手從內到外分別按摩所能觸到的每個肋間,反復3遍。


  6)擴胸縮胸吸氣時伸腰抬臂擴胸,呼氣時收肩、彎腰、縮胸,動作緩慢為宜,反復進行12分鐘。一方面能使胸廓充分活動,另一方面能增加換氣量,改善全身供氧情況,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對心肺本身也有好處。


  7)拍胸左手全掌捂住胸骨體(前胸)膻中穴,用右手掌根猛擊左手背,動作要富有彈性,反復3次。對心臟病患者手法要輕快。可調節和改善心肺功能,使其有關神經受到刺激。拍擊後常自感心胸舒暢。


  8)推兩脅用雙掌根推摩雙側脅部1分鐘。有疏肝健脾之功。


  9)推摩胸脅用雙手全掌橫貼於胸部,一手在上,另一手在下進行來回交替推摩數十次。有寬胸理氣、舒肝解鬱的作用。


背部的按摩手法

 1)按揉斜方肌、崗上肌和提肩胛肌方法同頸部保健按摩。該手法以仰臥位做最好。


  2)按摩背肌坐位,用手背第二掌骨背節盡可能自上而下按摩背部肌肉,反復3遍。


  3)拍打後背用拍子從上到下,由輕到重拍打後背部,以背部肌肉為重點。


  4)吸氣拍胸平靜呼吸數次後,猛吸一口氣憋住,在有胸背痛(如岔氣)的一側用掌根猛拍,引起胸部反射性的憋氣擴張,有時可使疼痛立即解除。該法還可改用猛吸氣後用力憋氣並咳嗽的方法,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有時也能達到目的。


  5)整理活動軀幹做前屈後伸,左右側屈,提肩左右旋轉活動3遍,調整呼吸後收功。


腹部的按摩手法

  仰臥位雙腿屈曲。


  1)直推胸腹從膻中穴到恥骨聯合,用右手掌反復推摩12分鐘,逐漸加重手法。有開胸順氣、消食散結的作用。


  2)橫摩上腹用左掌,主要以掌根著力從左向右橫摩。如以推為主,則起到幫助胃內容 物排空的作用;如以左掌根輕推至右,又以左手四指從右至左摩動,為平補平瀉。有增加胃的消化功能,促進膽汁和胰液進入小腸的作用。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前 者又叫推胃胃部按摩。有時需要取右側臥位元元,用力緩慢推擠胃部,這適用於有輕度胃幽門梗阻的病人。按摩時間一般為12分鐘,根據具體情況可以調節時間的長短。


  3)揉小腸用左手併攏的四指端或用掌根按住臍部,按照順時針方向揉動12分鐘,再換右手以同樣姿勢按逆時針方向揉動12分鐘。促進腸蠕動,助消化。


  4)合推側腹用兩掌根著力,從腹部側後方,向氣海推擠12分鐘,使腸管尤其是盆腔內器官(包括直腸、己狀結腸、膀胱、子宮及附件等)受到擠摩,有助於防治這些器官的疾病。


  5)推結腸用右手掌根從右下腹開始,左手輔助,向上推至右季肋,再推到左季肋,再向下推到盆腔。反復3遍,有利於促進結腸蠕動的功能。對防治便秘有一定作用。


  6)振顫全腹用右手全掌捂住腹部中央,各指微屈,全掌做由小到大的全腹振顫12分鐘。有刺激消化和有關神經興奮性的作用,對於腹腔內小的粘連有防治作用。


  7)提抖腹壁這一手法不是每個人都能完成。用一手或兩手抓起腹壁進行抖動,反復3遍。有利於解除腸粘連。


  8)練腹肌做仰臥起坐最好,如開始不能滿意完成也不要放棄練習。


  有兩個補救方法:(1)直腿抬高,先練單腿抬高,再練雙腿同時抬高,次數多少根據 自己的情況逐步增加;(2)仰臥起坐雖然不能完成,但要儘量堅持做,即使上身坐不起來,但腹肌也得到了鍛煉。只要堅持,經過練習是可以坐起來的。每次練習 以腹肌有疲勞感或稍感疼痛最為適宜。這對減少腹壁脂肪和增加腹壁緊張度是很有好處的。


腰部的按摩手法

  1)摩腎益精中醫認為腰者,腎之府也,按摩腰部可起到補腎益精的作用。西醫認 為位於腎上方的腎上腺是重要的內分泌腺。摩腎益精的方法是:坐位,先對掌快摩擦20次,迅速將熱掌捂於腰部腎區(即腰肋角處),上下摩擦,動作要快速有 力,以達到祛風散寒和通經活絡的作用。


  2)痛點按揉握拳在腰部尋找壓痛點,用第一指間關節或第二掌指關節進行從輕到重的按摩,時間一般為12分鐘。如有數點壓痛則分別按揉。要注意隨時調整體位。


  3)推揉骶棘肌握拳,拇指握在拳心,用食指指間關節自上而下,由輕漸重沿骶棘肌外側推揉12分鐘。是腰部保健的常用手法。


  4)叩腰雙手握拳,用拳的橈側面依次叩擊腰部12分鐘。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作用。如有不便,可用拍子拍打腰部12分鐘。


  5)腰部扭動下腰部在站立位元元做小幅度的扭動。可左右搖擺,也可做旋轉活動,需 25分鐘。避免突然地大扭擺損傷腰部。通過小幅度的活動使腰部的各肌肉都得到了鍛煉。一是增加了肌肉和韌帶的彈性,二是使腰部的各個關節靈活,三是增加 腰部組織的血流,改善缺氧情況,減輕和預防腰痛。


  6)仰臥擺腰仰臥在硬板床或墊子上,兩臂平伸,雙腿屈曲,向兩側擺動各5次。有整複腰骶部小關節半脫位和防治腰、腿痛的作用,如有翻身困難者可不做。


  7)拔伸牽引坐於床上,兩腿併攏伸直,上身前屈,雙手握住小腿或足部,使腿後側軟組織有拔伸牽引感。


腿部的按摩手法

  1)按揉臀部俯臥位或站立位,一腿支重一腿虛步,使虛步側臀肌放鬆,用拳背側按揉支重側臀肌1分鐘。再用併攏的四指推揉1分鐘,可防治臀肌損傷等症


  2)拿捏大腿坐位,腳尖踮起,大腿後部肌肉鬆弛,用同側手大把拿捏,自下而上反復35遍。可解除大腿疲勞和防治腿痛。


  3)推撥股內收肌大腿稍外展,小腿內收。用同側手併攏的四指(以中指為主)對側手輔助,推撥股內收肌,由上到下,以大腿根部為重點。有解痙止痛的作用。


  4)叩擊大腿雙手虛拳,坐位,依次叩擊大腿,從輕到重12分鐘,有疏經活血的作用。


  5)抱揉膝關節將膝搭於另一大腿上,或坐位屈膝,用雙手掌抱揉12分鐘。可防治膝痛。


  6)按摩?肌坐位,用雙手或單手併攏的四指反復按摩?肌。此手法對於防治膝和小腿疼痛、抽搐,恢復小腿部的疲勞都有重要意義。


  7)拿捏小腿坐位或臥位,一手扶膝,一手拿捏小腿後方的腓腸肌,自上而下,從輕到重拿捏12分鐘。可恢復小腿疲勞。


  8)叩擊脛前肌虛拳叩擊小腿前側的脛前肌12分鐘。


  9)踩摩小腿仰臥床上,一側腿屈膝100度左右,小腿貼靠床面,用對側腳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踩摩小腿12分鐘。


足踝部的按摩手法

  1)按摩跟腱坐位,左足尖著地,跟腱放鬆,同側拇指和彎曲的食指從下而上,由輕到重拿捏跟腱,直到承山穴12分鐘。


  2)扳踝將小腿搭於另一側大腿上,同側手握住踝上方,用對側手拿住足部,做各方向活動,先背屈、蹠屈、內翻、外翻,最後做順時針和逆時針的足尖劃圓活動,反復3遍。有疏筋活血的作用。


  3)拿捏足部上述體位,用對側手大把抓住足趾依次向足的近側拿捏,使足趾和蹠部都受到擠壓,反復35遍。


  4)捏足跟姿勢同上,用對側手拇指和食、中指著力拿捏足跟和跟腱1分鐘。有防治足跟痛的作用。


  5)搓腳心體位同上,一手固定踝部,一手掌與腳心相互搓擦,以湧泉穴為重點,時間不少於12分鐘,使足底發熱、舒適為度,搓後洗手。如為睡前,可用熱水泡腳後進行搓擦最好。除防治足部疾患外,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還有安神、明目、降火等功效,是古今常用的健身保健法之一。《居家宜忌》曰每夜,以手搓擦湧泉穴,左右各300,至益下元。


  6)滾圓木坐位,將直徑約3釐米的圓木(也可用圓酒瓶代替)蹬於足下,適當加壓,從輕到重反復滾揉足底12分鐘,對足底的筋膜和皮肉均有較好的按摩作用。


  7)動踝仰臥位,將雙小腿墊高30度~40度,足踝部做背屈、蹠屈和足尖劃圓的動作,每個動作要做的充分,各進行1520次。足尖劃圓的動作應按順時針和逆時針各半進行,這項運動對足踝部的關節、肌肉和韌帶都有良好作用,還能解除小腿部的疲勞。


肛門部的按摩手法

  為了促進肛門周圍的血液回流,調節肛門括約肌,增強局部組織的韌性和耐受力,有利於痔瘡的防治。


  1)解便前後反復收縮肛門括約肌1分鐘。


  2)每晚睡前,用溫水洗肛門,並同時按摩肛門周圍組織,順各種方向按摩12分鐘。


  3)向肛內頂按12分鐘。


  4)按摩後洗手,注意勤換洗內褲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upxtpzk944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