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血壓是指成年人血壓長期低於90/60毫米汞柱,常見的有體質性低血壓和體位性低血壓。前者主要見於體質較弱的女性和腦力勞動者,一般症狀不明顯;後者又叫直立性低血壓,常在平臥、下蹲突然站起或長時間站立時出現,此時會出現眩暈等短暫性腦缺血症狀。一般來說,低血壓患者如無任何症狀,無需藥物治療,但需注意日常生活調護。經常按揉點壓合穀穴,對低血壓患者的短暫升壓大有裨益。


  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穴,位於手背第12掌骨間,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。簡易的方法是將拇指和食指張成45度角時,位於骨頭延長角的交點即是此穴;或拇指、食指合攏,在肌肉的最高處取穴。臨床研究發現,經常按揉點壓合穀穴,有一定的升壓作用;若按揉點壓的次數多、時間長,血壓的上升幅度也就大且平穩,即使停止按揉了,其血壓下降速度也較緩慢。


  具體操作如下:將左()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穀穴(即虎口處),拇指用力按揉點壓1020次,雙手交替進行。每天可進行23次甚至更多。按壓此穴不僅可升提血壓,且有疏風解表、開竅醒神、明目等功效,可緩解辦公一族因為久坐以及看電腦所引起的頭痛、頭昏、頸肩背酸痛、眼睛乾澀、便秘、失眠等症狀。


  另外,若能同時配合按揉百會穴,升壓的效果將更明顯。百會穴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。具體做法是:每天用手掌按摩頭頂中央的百會穴,每次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0圈,每日23次。但要注意的是,體質較差的病人不宜給予較強的刺激,孕婦以及空腹饑餓時一般不要按壓此穴。


低血壓中醫治療方法


中藥治療:中醫認為低血壓病 主要是心脾陽虛,陽氣不足,血行乏力所致。因此,主要治則是溫補通陽,佐以補脾健運。一般情況下可用肉桂、桂枝、甘草各10g1/d,水煎服或泡開水 當茶飲。若伴睡眠欠佳者可加夜交藤3050g。舌紅少津咽幹者加麥冬15g、五味子10g。此外,根據辨證施治,可輔以中成藥如歸脾丸或人參營養丸等也 有一定療效。


低血壓西醫治療方法


1.生理性低血壓狀態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,但應定期隨訪,因為某些所謂生理性低血壓狀態在一定情況下,可能轉變為低血壓病,也可能原屬病理性低血壓病,只是早期未能發現有關病理改變而誤認為是生理性低血壓狀態。


2.原發性低血壓病的治療包括以下幾點:


(1)飲食營養方面應給予高營養、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的飲食:適當補充維生素C、維生素B族和煙醯胺(維生素PP)等。適當飲用咖啡、可哥和濃茶,有助於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,改善血管舒縮中樞功能,有利於提升血壓和改善臨床症狀。此外,飲用蜂蜜或蜂王漿也有裨益。


(2)適當參加運動和醫療體育:如醫療體操、保健操、太極拳、氣功、按摩以及理療等有助於改善心肺功能,提升血壓。


(3)對於上述治療無效:且臨床症狀嚴重者,可酌用小劑量激素,如9-a氟氫可的松0.1mg/d開始,根據治療反應逐漸增加劑量,本藥具有水鈉瀦留作用,通過增加血容量而提高血壓。必要時可輔以咖啡因、麻黃堿(1530mg13/d)和鹽酸士的寧肌內注射。此外,根據臨床症狀可予以對症治療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upxtpzk944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